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我的未來在哪裡?

畢業季節到了,很多學生在問:「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我的答覆是:你的未來就是現在!
你把作品做得盡善盡美,人人都讚嘆了,那還要擔心找不到工作嗎?真正要擔心未來的人,是那些「混畢業」的人,畢竟到了業界,是驢是馬?作品拿出來就見真章,好作品,大家搶著要,不必擔心未來,沒有好作品,神仙也幫不了忙。

我有兩組動畫學生,作品雖沒得新一代大獎(一組得放視大賞金獎,一組得全國專題實務競賽銀獎),但工夫紮實,中割技巧成熟,廠商在新一代現場都已經請她們去上班了(其中一位同學有14家廠商希望她去上班,後來有一家外商遊戲公司請她去設計遊戲場景和角色,她開出2.6K月薪,那位日本主管居然說妳值得3K以上,結果現在已經在台北101大樓內的外商公司上班,月薪當然超過2.6K很多,主管又看到畢製作品中的第二位同學,就問另一同學是否也願意一起來上班,但那位同學因要留在學校幫忙,可能要一年後,那位主管居然說願意等一年,然後這位去上班的學生才說:『我現在終於明白當初為什麼老師一直對我們說畢業製作要好好做,它會改變我們的命運...』,可見畢業製作真的要好好做!),甚至還有香港廠商請她幫忙畫場景,還有二組不是我指導的,是拍影片和做加值型的作品,其中一組院線戲院請他們剪輯一個可以在戲院放映的版本,準備要賣票呢(這組有得新一代銀獎),另一組已經準備和廠商簽約要合作了。

所以不必擔心未來,而要擔心現在的自己夠不夠努力,自己的作品說服力夠不夠!

自己的未來,讓自己的作品決定吧!

所以說,每一個平時作業,都攸關未來的命運,千萬不要隨便做做,應付了事!

至於薪水,是看能力決定的,能力多少,薪水就多少,新人當然例外,但一過了試用期還是很低的薪水,那你要好好考慮了,是公司問題?還是自己問題?再決定下一步。

想要自己創業或是想要自己創作的人也很多,這部份要看自己能耐,創作需要資金和市場行銷以及管理,要靠創作翻身,當然需要時間和金錢和能力,目前較多模式是一面接案子賺錢,一面自己創作短片磨練技術經驗,一但機會來了,就可以大大發揮,事在人為,不要蠻幹,要有耐心,要有計畫,要有實力,也要有機會,現在年輕人讓我很感動,就是大家都在為台灣未來動畫操心,雄心還是有,但要先磨練自己,長片是可遇不可求,一但機會來了,一定要先評估自己實力,好好把握,不要再浪費了!

然而,接案子可能會疲於應付客戶的各種要求,而無力兼顧自己的創作和理想,魚與熊掌本來就是一項挑戰,開工作室雖然自由,但是壓力也非常大,燒錢的情形也很普遍,所以一切要有計畫和準備,光靠衝動和熱情是不足的。

學動畫有前途嗎?台灣欠缺動畫產業,畢業後有前途嗎?
剛好相反,動畫產業和動畫技術可以分開看,動畫技術牽涉很廣泛,造型、表演、腳本、構圖、場景、劇本、色彩、音樂、設計、攝影、後製....等,很多行業都會應用到,很少有科系的領域涵蓋這麼廣,靜態、動態、平面和影像聲音都有,一門技術、大小通吃,廣告、遊戲、網路、出版...當然2D/3D動畫業都會應用到,只要作品夠好、夠成熟,相關行業很多,台灣文創和數位內容還是很發達,不見得非要進動畫公司,但問題是,學習動畫門檻很高,繪畫基礎和設計能力都是必備。

我遇到不少人,不太會畫畫,大學也不是學這個,就因為喜歡,那他要進入動畫這一行,就很困難,因為光靠熱忱是不行的,還是要靠實力,你很會畫角色、很會畫腳本、很會畫場景...或是很會建模、打光、貼材質、調動態...等,至少要有一個吸引人的專長,行銷很強也行,很懂製片也可以,總是要和這行業相關的突出之處,才有立足之地,否則是無法光靠喜歡就可以進入這行!

※要走動畫這一行,沒別的,就是要能畫,進階的,要能設計,更厲害的,有編導能力!

現在老闆不太想再花錢訓練人,都是希望一來就能上手,所以在學校要找機會去實習,或是要求自己的作品要拉近業界水準,那怕是短短的20秒高水準作品也行,當然老闆看到你實力堅強,他還是會願意給你訓練機會,因為你值得栽培!

其實我在雲科帶學生的作品一直都走傳統動畫路線,較欠缺大膽的實驗風或強烈設計感,這是因為我一直把畢製的優先順序,列為「就業優先於得獎」,得獎是一時,就業才是長遠,而動畫公司老闆最喜歡的作品,其實是傳統動畫,因為傳統動畫才真正能看到動畫底子夠不夠,你得不得獎,他不在乎,能為業主所用才是重點。
實驗或走設計風當然好,但是對業界老闆來講,他要看的是你會不會設計原畫?會不會中割?色彩能力如何?腳本和構圖如何?角色設計能力如何...等越傳統的作品,越是需要這些業界需要的功夫,因為它無法用實驗和設計感去掩飾單調的動作和角色生硬的表演,創作能力雖然重要,但你去上班,公司不可能立刻就給你太多創作機會,一定是從中下游工作開始,你不可能一下子就當上游的導演,一定是從基層做起,那你如果以創作為導向的作品,除非你也用了很多傳統技術,否則很難看出你到底會不會傳統技術?所以這些傳統技術才是你就業的保證!

至於如何行銷自己?就另章討論了!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台灣文化題材動畫的深思

2012年5月25日劇本分析課程日記

同學們,今天要討論有關如何將台灣文化題材做成動畫?誰能針對對台灣文化提出看法?

學生甲:「我覺得八家將不錯,很有代表性。」
學生乙:「我那天看公視播出蘭嶼飛魚祭,我覺得那個很美,也具有台灣文化象徵。」
老師:    「還有嗎?」
學生丙:「端午節划龍舟肯定不錯!...還有媽祖遶境....那是正港的台灣文化!我們雲林就是
                    以媽祖信仰為生活重心的!」
學生甲:「我覺得大家都在信仰或是節慶祭典上找文化,其實台灣的文化也包括在生活裡..」
老師:    「譬如說...」
學生甲:「譬如....從現實面來看,新移民和老人問題等社會現象,一定會形成一種新的文化
                   層面,公園裡儘是外傭推著老人坐輪椅在曬太陽,然後一群外傭在那裏聊天.....當
                   一種現象成為生活常態,那會不會也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還有新移民自己母國文
                   化和台灣文化又融合成另一種新的文化,這種現象肯定也會慢慢影響我們。」
老師:   「好,那如果要從社會現象所形成的文化來看,還有沒有其他看法?」
學生丁:「以政治來看,台灣的政治文化就是用對抗來代替溝通的激情文化,以企業經營來
                    看,台灣的企業文化就是哪裡有好康就往哪裡跑的落跑文化..」
老師:   「言重了,每家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經營哲學和文化,企業以生存為第一法則,很
                  難找到普世價值,以前日本是終生職文化,照顧員工到老死,但現在也不行了....」
學生甲;「還有..台灣教育就是補習文化!以前戒嚴時期還有眷村文化,分隔兩種族群....」
................................................................
學生甲:「我知道了,『熱忱』就是台灣的民族文化,每個外國人來台灣都說我們是最熱情
                    和善的民族,所以從和善和熱情,一定可以找到代表臺灣的故事!」
老師:   「那如果融合信仰如何?」
學生乙:「..........我想到了,是關於一個想要來台灣學習種茶的外國人的故事..」
老師:    「然後呢?」
學生乙:「然後.....這老外因為喝到台灣的烏龍茶而沈醉在這種迷人的味道裡,於是來到台灣
                   尋找種烏龍茶的達人,從這位達人那裏學習到台灣的信仰和生活文化以及烏龍茶
                   奧祕。」
老師:     「那你認為要如何表達這些文化?」
學生乙:「達人從媽祖信仰裡找到種茶的哲學,就是『天賜福於地,人以仁養萬物而澤於
                   民』,也就是有機栽培的觀念,不殺死任何蟲,不傷害大地,和天共存,而人以
                   栽種出來的好茶來供養世間。這是台灣近幾年流行的『茶文化』!」
老師:    「核心觀念和創意呢?」
學生甲:「主題就是『從萬物的本懷找到生命的真義』,創意呢....就是唯有領悟到媽祖本懷
                  的人,才有資格泡一壺冠軍茶,並使用相傳200年的祖先茶具.....那裡可以是高潮
                   點。」
老師:    「主軸在誰那兒?」
學生丁:「主軸放在老外那裏....故事是跟著老外的種種際遇和轉變在跑,而達人呢?.....」
學生乙;「達人的角色應該是一個象徵意義,台灣文化的象徵,從達人身上看到台灣人的特
                   質和思想以及種種文化的展現,他是一面台灣文化的鏡子和櫥窗,他的一言一行
                   都具有展示的功能....」
學生甲:「有點抄襲『末代武士』喔!」
學生乙:「哪有?我們又不打戰,和平咧,而且我家就是茶農,我最了茶!」
老師:    「好了,不要吵...沒錯,『主軸』要擇一而行,兩個對等的角色,如果處理不好,
                  就會形成雙主軸,沒有主客之分,所以要安排其中之一為主軸,另一個是輔助線,
                   任務是幫助台灣文化之美從老外身上具體展現出來.......那美術呢?」
學生丁:「我覺得席德進大師的風格很棒,一種朦朧和樸實的墨色,大塊大塊的灑在山腰
                    間,一定很美,有一種現代感,又有一種寧靜的境界。」
..........................................................................
老師:   「文化是一種美的訊息,傳遞出來的是智慧和德行,社會現象能不能成為文化,要
                  看這種現象本身的條件,不是說日子久了,陋習也成了文化。
                  之所以成為文化,是因為大家的認同和依循,節慶和信仰最有這種條件,但是茶也
                  很好,從前台灣的茶文化是老人茶,是講究個人的,後來成為主人招待客人的熱情
                   展現,那種我為你泡茶和倒茶的親切感,以及高品質的茶具,以表示對客人的尊
                   崇,正是台灣文化的美,我們今天討論很重要,如何將文化套進故事裡,如何傳
                   遞文化的莊嚴和美,是台灣最需要的。」
老師:  「所以,茶文化是可以形成台灣生活文化的支柱,很多元素都可以放進來........不過,
                 這故事看起來比較適合拍電影,如果要做成動畫的話,必須要加入一些元素以符合
                  動畫的特性,你們認為要加入什麼?加在哪裡?」
學生乙:「可以加入奇幻元素和特效!加在蟲和茶之間的共生共存關係上,特效的部份可以
                  加在媽祖和達人的心靈相應關係上!台灣就有一種茶是靠蟲的分泌物而成為名茶
                  喔!」
老師:    「非常好!那『劇情結構』要如何安排?」
學生甲:「結構...就是老外對於台灣特殊茶文化的一種矛盾見解和自身無法超越西方自我優
                    越感的內在衝突。」
老師:   「好,有衝突就會有起因、過程和化解,ok!符合劇情結構!那..各位,以上討論,
                   已經將整個劇本方向的元素都討論出來了,接下來請大家下星期交故事大綱和劇
                   本結構分析給我,要用PPT報告喔!」
學生:  「...啊.....又要報告....!」
老師:  「下課!....剛剛在那裡睡覺的那三個同學,給我留下來!」

以上就是我上課的日記了,希望大家能明白故事如何產生,意涵如何討論!

※宮崎駿說:「先有文化觀,然後才會有國際觀。」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動畫師的感官與心靈

藝術家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家,大部分都是將創作當作是自己心靈的試煉場,很多時候,當創作遇到瓶頸時,藝術家尋求的,正是心靈上的超越和領悟,那些激情和感動,帶領藝術家看到另一個創作的契機,所以,藝術創作肯定是一種心靈的作用。
那現在,我就想請問動畫師在創作時,能否花較多時間在心靈的活動上,從心靈的提昇來說故事?
於是….

我問學生:「你能否口述說明你的故事?」
學生:「….這故事是講爸爸答應每年帶兒子去放天燈的故事。」
我問學生:「那這故事內涵是什麼?」
學生:「就就是一個父親因為生活忙碌而疏於親情….
我說:「等等是內涵,不是要你說故事..
學生:「內涵?….應該是承諾吧!」
我說:「承諾什麼?」
學生:「就承諾每年帶兒子…..
我說:「等等!我替你說好嗎?」
學生:「………?」
我說:「承諾,是一個人活在這世上最寶貴的一件事,作父親的不只是要為家庭盡責任義務養家活口,更應該遵守曾經答應過的承諾,因為這一份承諾,使得生命看到價值,因為這一份承諾,使得人生變得有意義,當親情只剩下責任和義務時,承諾就會成為聯繫親情的一盞明燈,因此帶著兒子一起放天燈的意義,正是因為天燈象徵了那一份父子之間無可取代的承諾!這就是這故事的內涵!」
學生:「所以,前提就是........」
我說:「就是..當承諾面臨考驗時,父親選擇放棄這個承諾?還是抱著病危身體赴約,以兌現 承諾?這就是故事的前提....」
學生:「明白了,所以主題就是---承諾的價值可以高於生命存在的意義!」
我說:「孺生可教也!」

現在你明白了嗎?
動畫師最大的問題,不是故事,而是心靈層次不足,思維能力欠缺訓練,無法表達深層的意義,我說「天底下沒有爛的故事,只有不會說故事的人!」。

一個故事連「主題」和「前提」都欠缺的情況下,這故事還會有內涵嗎?

感官的感受和心靈的感受,都是一個人的內涵能否深化的關鍵,大多數年輕人都是感官動物,靠的是視覺和聽覺去看事物,看到的是故事的表象,表現出來的,就是無厘頭,就是無意義的搞笑或是無法讓人感動的故事,但是藝術家習慣於用心靈去看世界,看到的是人性的真實面,表現出來的就是熱情和感動。

我說:「這..就是動畫師要成為大導演的關鍵,你必須學著用心靈說故事!」



 The Little Matchgirl (2006) 「賣火柴的女孩」
美國導演Roger Allers作品
                                                                                   

1980加拿大導演Frédéric_Back 作品Crac(摇椅)


還有一部從心靈感受探討對親情的懷念,奧斯卡名片「父與女」大家都知道了,在此就不再說明了。

現在大家都在問台灣動畫未來,我認為就是哲理和心靈的敘述能力提昇之後,並且能夠從劇本中表現出創意,才能產生好作品,大家寧願把心思放在腳本如何畫?構圖、原畫如何如何?3D技術如何加強?....等,但是一旦要探討心靈層面,要找出故事的哲理和核心,就會逃避、沒耐心,或是上網找一找資料了事,學生不會用內心感受去看世界,都是感官的、資訊的,  動畫教育就是欠缺這一部分的訓練,每年新一代很難看到幾部有內涵的深刻的動畫,要不是「悶」就是「怪」、「酷」、或是「看爽」的,很多作品畫得很好,可惜就是賣弄鏡頭和設計技巧,故事看完沒感覺。

所以愛動畫的朋友,一定要多讀書,多寫作,多探討世間種種,不論是文化、藝術、電影、宗教、科學...等,都要涉獵。畢竟世間故事百百種,任何議題都有可成為題材,當你要製作某一個議題時,就要深入那個領域好好研究,找出可以發揮的部分,把那個議題做成主題核心精神,再套在一個故事裡,然後再加入一個特別的創意,最後找出高潮點做為落幕,這樣有計劃、有思想的故事,才能讓人傳頌和讚揚。

※「為什麼要說這個故事?」往往比故事本身更重要!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如何得獎?

要獲得任何動畫獎項,雖然要看評審態度喜好,以及每個影展的性質不同而定,但近幾年因為商業片市場龐大,勢力越來越強,許多影展已經紛紛轉向以商業取向為主,不再那麼堅持實驗性,當然台灣自己的競賽更不用說,大家還是以劇情片、商業片為主導。

但哪一類型或是哪一方面的內容較容易獲得評審青睞,我的經驗是,一定要有獨特性.要有張力,要有好的技術和設計,我之前已經講過 :
1.好看
2.看得懂
3.張力(感人或是打動人心)
4.引起共鳴
5.要有新技術或獨特性(或是技術上和視覺上很吸引人)

從內容來看,純粹只是搞笑的短片,如果技術高超,那頂多會入圍,但得獎是很難,通常得獎片要具有內涵,要有說服力、結構完整、有頭有尾,最好貼近生活。

基本的原則是:
1.結構完整2.邏輯清楚3.技術到位4.講所該講5.普世觀點6.老少咸宜

一部好的短片作品,從第一秒鐘就能緊抓觀眾焦點,沒有冷場,畫面動人、情節簡要,角色演出和腳本設計與美術都能令人感動,這樣才有機會獲獎。

每年全世界多少動畫短片創作產生,你要如何成為萬中選一的傑作?

現在我們就從創作題材來看,大致上可以分為:
1.娛樂性:就是用輕鬆趣味的態度,表達個人對某件事或現象的獨特看法。
2.文化性:如台灣飲食文化、農作文化、茶文化、家庭文化、政治宗教文化等故事。
3.時代性:從現實環境中探討人類文明發展下的種種活動和現象的故事。
4.區域性:如台灣原住民故事、宗教活動、習俗傳統等地方色彩鮮明的故事。
以上都是創作者對自己作品的一個明確界定,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説服力。

而從創作手法來看又有:
1.寫實:
忠實的呈現所觀察到的現象,有時會看到許多大家不願面對或是不熟悉的人生。
2.諷刺:
用誇大觀點或不同角度與態度對特定現象提出看法,有時會更令人省思,如「螺絲人生」。
3.超現實:
極端細膩的剖析或是科學精準的面對現象,如「精神分裂」這部片子。
4.批判:
當受壓迫者用嚴厲的態度去揭發自以為是的壓迫者時,總是會看到弱者具震撼的審判。
例如以前英國的一部以王子合唱團為主角的「牆」就是批判教育制度。
5.角色優先與故事優先:
用角色的性格和態度帶領故事前進,會需要使用較多畫面在描寫角色對事物的內在反應和態度。或是像安徒生童話那樣,只須要把國王畫得像國王,流浪漢畫得像流浪漢就可以,不需要太多角色內心的著墨,因為故事本身就已經很精采。
皮克斯的短片「下棋的老人」就是角色優先。
6.女性主義或男性觀點:
女性的觀點通常會有較多的包容與期求,總是會宿命的看待世事,而男性則會有較強的宰制和主觀意識,看待世事的角度會較極端。

另外從創作方法來看則有:
1.藝術風格:如蘇聯的「老人與海」,實驗性與藝術境界的極致。
2.寫實風格:大部份的作品都是如實呈現所見的世界。
3.設計風格:加入了許多獨特的設計元素在場景中,使作品能在視覺上取勝。

以上概念都是為了讓一部影片更加成熟和具有價值,在國內外影展中,更具有競爭力。

另外就是要清楚自己的作品的重點是什麼?例如你的目的是為了得獎?為了找工作?還是只為了能畢業?如果是為了得獎,就要兼顧藝術設計、技術和內涵,如果是為了找工作,就是技術優先考慮,如果只是為了畢業,至少要完整性夠,照著流程步驟跑完全程。


我今年指導的一部短片「三個女人」剛獲得2012經濟部高雄軟體園區主辦的「放視大賞」金獎,就是用女性觀點看事物,雖然不是完美,還有許多修改空間,但因為主題內涵吸引人,製作細心,而最後擊敗強勁對手獲獎。


作者 : 雲林科技大學 數媒系 陳小雅  . 林玉婷



精緻的背景繪製

文化類的議題,一般而言,比較能貼近台灣本土形象,獲得評審注意,但文化的定義很廣,不一定要和宗教有關,從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去加以改編,在我們熟悉的環境裡,去探討現實的社會家庭現象,找到我們都感同身受的題材,再注入一個貼近現代人關心的主題,這也是一種文化表達。

這部片子,以三代的親情來表達台灣社會疏離現象的無奈,以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是每個評審最後一致認同的。

我之前也指導過一次新一代獲得金獎,同樣是以文化題材獲勝,顯然具有文化色彩,是一個想要獲獎的人值得思考的方向,而且萬一出國比賽,也較能發揮我們的特色。因為大部分評審都希望獲獎的作品具有代表性,雖然文化題材佔有一些優勢,但不一定大家都能找到好的故事,而好故事往往也是可遇不可求,因此我建議大家平時多觀察,多記錄,將身邊發生的感人、趣聞...等記錄下來,加以改編發展成短篇故事,最後再加入動畫特性和爆點,那麼勝出機率將大增。
即使大師宮崎駿都說「先有民族性,才有國際性」,台灣的文化還沒有完全被定義,就是這樣才有發展空間,透過創作,可以從理性和感性面去表達自己的文化,然後成為一個台灣文化的註記。

當然,特殊的創意和技術也很重要,像「立體悲劇」和便利貼動畫..等,都是創意和完美的結構勝出,不過這方面往往是萬中出一的佳作,因為這種表現方式,國外作品確實強得多,因此,以自己本土特色,加入放諸四海皆準的主題,加上成熟的設計和技術,應該是不錯的選擇,畢竟自己國家和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最能注入感情,創作出令人感動的作品。

大多數人把重心放在技術層面,少有人針對劇本做深度的分析,作品所表達的主題膚淺,探討的哲理薄弱,導演的個人見解模糊,因此光有華麗的畫面和技術,而缺乏內涵意義,結尾處理不令人滿意,大部分人的故事或創意都有別人的影子,或是不痛不養,或是硬掰瞎扯,或是故弄玄虛等等問題普遍存在,這都是獲獎與否的關鍵。

當然,站在廠商立場,他可能不會那麼在乎內容,反而喜歡高超的技術,可以為己所用,但以畢業製作的要求來講,大學生的思考能力,應該也很重要,所以要找到好的故事劇本,我建議還是要努力「用腳思考」,也就是多出去走走看看,不要只是待在宿舍看著電腦想故事,那你想出來的肯定和很多其他類似狀況下的人想的雷同,一個好故事,肯定是獨一無二的,而獲獎的作品,應該也是能傳誦下去。

當然,指導老師的功力和資歷也很重要,通常學生人生閱歷欠缺深度和內涵,無力詮釋或是說出具有哲理的故事,因此老師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學識,正足以彌補這方面不足,但如果老師原本只是空有學歷,只比學生多讀幾年書而已,那他可能也無法做好這部分工作,一般而言,學生的創意我都會尊重,但無論如何一定要為這個創意添加骨肉和靈魂,賦予角色一個帶動故事主軸的設計,這部分需要經驗和用心,老師自己也要非常用心去思考和研究,透過每一年的指導,老師自己也獲得成長和經驗,所以學生作品肯定會一年一年進步。

我自己也經常擔任評審,老實說,那種不痛不癢、言不及義、主題空泛的故事,實在引不起興趣,或是說太脫離現實,無法引起共鳴的,我都建議要修改,以免白費力氣,辛苦沒回報了!

現代的年輕學生,內心充滿不確定性,從歷屆作品中可以反應出這一代新人類的生活價值觀,很多人喜歡頹廢和無用論,對廢棄的世界和毀滅的情節充滿幻想,喜歡無中生有,脫離現實去看待內心,因為很多人的心靈是空洞的,他沒有深刻的生活觀,他心中缺乏燃燒的熱情,對這塊土地認識膚淺,經常背負莫名壓力,這是一個大環境問題,但如果大家願意從自己的條件去思考,從環境和文化元素去尋求答案,解決頹廢現象,往往也可以見到優秀作品和具有象徵性的文化形象創意。